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此次政策调整采用“新老划断”原则,对8月8日前已发行的相关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此次债市税收改革对债券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哪类机构投资者影响较大?对公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的影响如何?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表示,短期或一定程度抬升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增加财政的利息支出,但长期有利于补充财政收入。他认为此次税收改革对自营类机构(银行、保险)的影响高于资管类机构(公募、理财和券商资管),因前者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后者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3%。
王淦认为此次债市税收改革对个人投资者影响不大。对公募基金的影响方面,他表示一方面低利率时代,税收更容易转嫁给发行人,体现为利率中枢的抬升,从而改善债券绝对收益低的生态;另一方面,因公募等资管类的税率比自营类的低,部分对税收效应敏感的银行金市和同业客户或有动力加大委外或基金投资力度,因而利好公募基金。
1、此次债市税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
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此次税改是对此前税收减免的取消。随着我国债券市场持续发展壮大,此前出台的相关债券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故进行调整,也是对债券市场统一税收规则,税收减免的全面取消或是大势所趋。短期或一定程度抬升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增加财政的利息支出,但长期有利于补充财政收入。
2、此次债市税收改革对债券市场短期和中长期有何影响?
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税收改革对债市的影响是一次性反应,新规刚出台引发了市场对于老券的抢券效应,但很快就回归理性。本身是偏中性影响甚至略偏空,因为新券估值中枢会抬升。
新老划断的政策设计,或会导致新老券利差拉大。按资管类3%的增值税,自营类6%的增值税,利差应该有5-10bp幅度。随着老券逐渐迁徙到配置户,当前比较活跃的老券流动性会弱化,也会有流动性溢价,因此新老券利差可能是先扩大再收窄的过程。
长期看,因此前国债等品种免增值税,但信用债不免增值税,此次税收改革使得税收差异减少,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新券定价体系中信用利差少了税收利差,对高等级债影响更明显。续发机制下,税改政策对于利率债的影响相对滞后。因金融债和地方债品种,不存在续发机制,新的税收机制将随即生效。长期看,持有至到期策略的性价比降低,交易盘配置比重增加,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
3、此次债市税收改革对哪类机构投资者影响较大?其投资操作和资产配置会有什么变化?
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本轮税改对自营类机构(银行、保险)影响较多,尤其配置户更看重息税及风险占用调整后的收益水平,因其税率比资管类机构高,更偏好税率低的老券,对新券的定价则需要更高的收益补偿,因此自营类机构投资占比大的品种,如地方债定价会更贴近利差区间上沿。非银机构(券商、公募)普遍是税前收入考核,且更偏交易风格,淡化税收效应。资管类机构比自营类机构税率低,更有动力减配老债增配收益率更高的新券。
4、此次债市税收改革对公募基金固收类业务的影响如何?
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此次税改对公募固收类业务影响不大,是否会降低债基的投资吸引力取决于税收转嫁程度。如果是更多向发行人转嫁成本,新券利率中枢抬升反而有利于改善债券绝对收益低的生态。此外,公募等资管类的税率比自营类的低,部分对税收效应敏感的银行金市和同业客户或有动力加大委外或基金投资力度,反而是利好。
5、作为债券基金经理或作为“固收+”基金经理,为适应此次债市税收改革落地,投资策略或配置逻辑可能会发生哪些调整?
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从“固收+”的角度,如果税收转嫁给投资者,本轮税改会适度降低债券市场相对其他类型资产的吸引力,进而使得部分资金转向风险资产、实体经济等其他投资领域,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红利类股票资产相对债券的收益。但实际是否会转嫁给投资者,取决于需求弹性。低利率时代,税收更容易转嫁给发行人,体现为利率中枢的抬升。
从纯债的角度,公募基金本身有税收优势且更偏交易属性,不看重税收效应,因此更偏好收益更高的品种,因此也会视收益补偿情况增加收益率更高的新券配置比例。
6、此次债市税收改革对个人投资者影响大吗?为什么?
创金合信基金利率与衍生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王淦:低利率时代债券的票息收益普遍偏低,利息增值税率整体不高,此次恢复征税的是利率及金融债品种,存单不在此列,因此对货基影响不大。
利率债基和金融债债基的客群以银行金市类客户为主,个人投资者比例不大。恢复征税是否会转嫁给投资者,还需要看供需的敏感度,在低利率时代,让投资人接受收益率低几个bp的难度,大概率比发行人接受发行成本高几个bp的难度大,更倾向于认为发行人会承担这部分发行成本,因而可能对个人投资者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