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离场频现 656家私募年内注销

adminweb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又有两家私募同日注销。7月20日,中基协官网更新两则注销信息,万盟盛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空天君融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均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其中,万盟盛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成立,并在2015年10月登记,距今已近十年。

  事实上,一周前的7月11日,中基协还发布通报一连注销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具体来看,中基协指出,广东盈瀚投资有限公司、众石财富(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因此注销该4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彼时,中基协表示,将继续秉持“扶优限劣”基本方针,不断完善私募基金行业诚信信息记录机制,促进行业合规健康发展。

  中基协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7月以来,已有52家私募注销。拉长时间看,含上述私募在内,年初至今共计有656家私募注销。其中,321家私募主动注销,占比达48.93%。同期,285家被协会注销,49家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另有1家私募为依公告注销。

  相较之下,2024年同期已注销私募则达到了952家,其中525家私募被协会注销,占比超五成,296家为主动注销,占比超三成,12个月无在管注销、依公告注销情形则各有121家、10家。

  这也意味着,虽然注销机构总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但2025年以来主动注销的私募数量同比增长8.45%,在全部注销私募数量中的占比也有所增加,已超过了协会注销私募的数量。

  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私募行业正在经历自然出清的过程,600余家注销机构反映出市场正在优胜劣汰。这是行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阶段,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林先平进一步指出,私募机构主动注销数量增加可能是因为监管环境趋严,部分机构选择主动退出,同时,也可能与市场环境变化、投资难度加大有关。此外,部分私募机构可能出于对自身战略调整考虑,从而主动优化业务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不少“老牌”私募也宣告离场。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年内注销的机构中有204家私募均在2015年7月20日前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这也意味着,年内注销的登记超十年的私募机构占比已超三成,包括浙江大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吉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盈瀚投资有限公司等。

  其中,66家机构曾集中于2014年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也成为年内注销私募中的最早一批登记的机构。具体来看,包括北京首创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正赛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晟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私募纷纷注销或与市场加速优胜劣汰有关,主动注销增加反映出私募运营成本提升、竞争激烈。此时私募寻求主动退出,可能是为了避免无效竞争、加剧运营成本压力。登记时间较久的私募机构注销,或也与运营成本、竞争压力、获客成本高居不下等因素有关。

  林先平也表示,登记十年以上私募基金管理人集中退出,可能是未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此外,核心团队老化或流失,长期业绩不佳导致持续经营困难。这些老牌机构的退出也说明私募行业没有“躺赢”的可能,需要持续跟进市场节奏,不断地进行进化。

  • 中国,下一个!
  • 俄罗斯与乌克兰可能本周在土耳其举行会谈
  • 英诺赛科配售增发获众多国际长线基金参与认购
  • 蒙牛集团成立内蒙古乳趣文旅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
  • 微软SharePoint零日漏洞攻击波及本地服务器
  • 第一创业董事长吴礼顺赴任北京国资委主任
  • 天舟文化:预计半年度利润4500万元到5500万元
  • 1批次食醋抽检不合格,“巧妈妈”再涉食安问题
  • 日开型产品成活钱“新宠”,银行代销加速迎变,有银行考核押注理财规模
  • 欧盟自残式制裁,引发市场巨震,油市一地鸡毛之后再次降温
  • 159股每笔成交量增长超50%
  • 青云科技现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16.60万股
  • 乐氏国际控股:大华马施云获委任为新核数师
  • 烧烤料被曝使用猪饲料,不只是“爱吃烧烤的人天塌了”
  • 芯片巨头,股价暴跌!
  • 为何茅台、五粮液都搞经销商入股?
  • 本文"主动离场频现 656家私募年内注销"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技术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主动离场频现 656家私募年内注销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