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佳琳
在政策引导下,8月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积极响应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部署政策落地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地传导至千企万户,为提振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注入强劲动能。
持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滚烫的辣油浇在铺满鲜花椒的鱼肉上,香气瞬间炸开,厨房里锅铲翻飞,泡椒的酸香、豆瓣酱的醇厚在空气中交织……在四川,杨先生经营的江湖菜馆凭借独特的味道获得消费者认可,门口的食客经常大排长龙。“做江湖菜,讲究的就是‘鲜’和‘快’。”杨先生在餐饮领域深耕多年,对烹饪颇有心得。
然而,餐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让他面临房租、供应商货款等资金周转难题。工商银行广安分行在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时,得知了杨先生的情况,便迅速为其制定了专属融资方案,发放近500万元“烟火贷”,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创业不容易,感谢银行的专业服务!”杨先生激动地说。
对杨先生的金融支持,是工商银行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响应国家政策,该行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加大对服务型经营主体的贷款支持力度。针对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消费者等群体,该行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满足金融消费者的融资需求。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为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我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地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我行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助力政策尽快实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积极响应贷款贴息政策
不仅是工商银行,记者注意到还有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持续加大对于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支持力度。对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多家银行表示,正积极有序组织贷款贴息政策落实工作,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贷款流程,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例如,交通银行表示,该行已研究制定《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35项具体措施,推出个人贷款整体品牌“交银惠贷”,加大对以旧换新、汽车、家电家居、文旅健康、餐饮零售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交通银行将积极贯彻落实贴息政策相关要求,切实做好政策传导,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各类主体。
建设银行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将通过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进一步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加强与促消费系列政策的协同,从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提振消费。
“建设银行将按照上级单位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更便捷地获得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增强市场活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扩大消费需求。”建设银行称。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加大了对个人消费贷款投放、服务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的力度。据悉,农业银行已做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对接,制定实施专项行动方案,丰富金融产品,创新场景布局,精准把握和积极满足居民多层次、差异化消费金融需求。同时,农业银行聚焦商圈、商超、电商、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经营场景,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政策,定制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满足广大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下阶段,将积极部署相关政策落地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传导至千企万户,助力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农业银行称。
将贴息政策嵌入消费场景
谈及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积极影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在个人消费需求端,针对购车、家电焕新、文旅消费等大额支出,鼓励银行合理设置贷款额度与期限,并通过贴息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在服务业经营主体供给端,鼓励银行对餐饮、家政、托育等服务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按贷款期限给予相应的贴息优惠。
事实上,贴息政策不仅能降低居民及企业融资成本,还能助力银行开展零售业务。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贴息政策可让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进消费市场信贷需求回暖,有助于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开辟增量空间。此外,贴息政策还有助于呵护银行净息差,有利于维护信贷市场有序竞争。
“贴息政策如何执行尚不明确。总体而言,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有助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增强消费贷款及其他相关贷款投放力度,还有助于金融机构减缓息差收窄压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曾刚认为,针对相关贷款的贴息政策,银行业可精准对接需求,扩大政策覆盖面:
一是针对个人消费端,梳理汽车、家电、文旅等重点消费场景,设计相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明确贴息后贷款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简化申请流程。二是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聚焦餐饮、家政、托育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主动摸排融资需求,提供定向贷款支持,并清晰告知贴息政策细则(如贴息比例、申请条件)。三是银行应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贷款资金合规使用。严格审核贷款用途,通过合同约定、贷后跟踪等方式,确保贷款真正用于个人消费或服务业企业经营。四是配合财政、监管部门做好贴息资金核查,建立台账,记录贷款发放、贴息申请等全流程信息,保障资金使用透明、高效。